当前位置: 首页 / 艾特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2025.05.24
|
浏览次数:0
|
作者:窦艳华

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分离技术,通过流体在旋流器内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砂粒等固体杂质与流体的分离。

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分离技术,通过流体在旋流器内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砂粒等固体杂质与流体的分离。其核心部件是旋流器(锥形筒体),工作过程可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核心结构与工作流程
1. 旋流器的基本结构
2. 流体运动与分离过程
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
含砂流体从入口管以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段,受器壁约束开始做高速旋转运动(形成外旋流)。
离心力使密度较大的砂粒向旋流器外侧壁移动,密度较小的流体(如油、水)则向中心聚集。
砂粒沉降与分离
砂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沿圆锥段向下运动,最终从底流口排出,形成底流(浓砂液)。
中心区域的清洁流体则向上运动,通过溢流管排出,形成溢流(清洁流体)。
旋流运动的稳定性维持
外旋流向下运动时,部分流体因摩擦和压力作用逐渐向中心转移,形成内旋流(向上运动),维持旋流场的动态平衡。

二、关键物理原理
1. 离心力与斯托克斯定律
离心力公式:Fc​=m⋅ω2⋅r
(m为砂粒质量,ω为旋转角速度,r为旋转半径)
离心力使砂粒获得远大于重力的沉降速度,分离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设备(如沉淀池)。
斯托克斯沉降速度:
砂粒在旋流器中的沉降速度可简化为:vs​=18μ(ρs​−ρf​)⋅d2⋅ω2⋅r​
(ρs​为砂粒密度,ρf​为流体密度,d为砂粒粒径,μ为流体粘度)
结论:砂粒粒径越大、密度差越大、旋转速度越快,分离效率越高。
2. 旋流场的速度分布
切向速度:从器壁向中心先增大后减小,在某一半径处达到最大值,形成速度峰值区,是离心力最强的区域。
径向速度:指向中心,使砂粒向器壁迁移。
轴向速度:外旋流向下,内旋流向上,二者交界面形成零轴速面,是分离的关键界面。

三、影响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
流体参数
含砂浓度:浓度过高易导致旋流器堵塞,最佳含砂体积分数通常低于 5%。
流体粘度:粘度越高(如稠油),离心力对砂粒的驱动作用越弱,分离效率下降。
密度差:砂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大,分离越容易(如水基流体比油基流体更易分离砂粒)。
设备结构参数
旋流器直径:直径越小,旋转半径r
越小,但切向速度ω
越高,适合分离细颗粒(如 10~50 微米);大直径旋流器处理流量大,适合粗颗粒分离(如 50~300 微米)。
圆锥段锥角:锥角越大,砂粒沿器壁下滑速度越快,但易造成底流口堵塞;锥角越小,分离精度越高,适合细颗粒。
溢流管直径与插入深度:直径过小会限制溢流流量,过大则导致中心流体短路;插入深度需位于速度峰值区附近,以优化分离效果。
操作参数
入口压力:压力越高,入口流速越快,离心力越强,但能耗也越高;需根据设备耐压范围和处理量优化(常见压力范围 0.2~1.0MPa)。
底流口开度:开度太小会导致砂粒堆积堵塞,太大则会使未充分分离的流体从底流排出,降低效率。

旋流除砂器3

四、典型应用优化案例
高粘度原油除砂:某油田针对稠油(粘度 > 500mPa・s)含砂问题,采用小直径旋流器 + 加热降粘工艺,将入口油温从 40℃升至 65℃,粘度降低 60%,砂粒分离效率从 60% 提升至 85%。
细颗粒分离:在页岩气田注水预处理中,采用多级旋流器串联(一级大直径粗分,二级小直径细分),将水中砂粒粒径从 50 微米降至 10 微米以下,满足地层注水要求。
总结
旋流除砂器通过离心力驱动砂粒向器壁迁移、重力沉降排出的机制实现固液分离,具有高效、紧凑、低能耗的特点。其性能受流体性质、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共同影响,实际应用中需通过参数优化或组合工艺(如多级旋流、加热降粘)适应不同工况,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艾特环保向您推荐旋流除砂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您还可以了解关于行业新闻的全部艾特新闻资讯内容或查看相关的环保过滤产品环保过滤产品工程案例艾特视频展厅
多级滤油机

精度: 5um

过滤介质: 液压油

加油站航空煤油分离器

压力: 0.3mpa

流量: 200m³

航空煤油聚结器

精度: 5um

口径: DN200

电厂大流量滤芯

压力: 0.3mpa

过滤介质:

艾特环保客服热线
400-0371-802
艾特环保技术咨询
13027758277
运营地址
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东路与连云路交叉路口正商航海广场B座2601室
厂区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过滤产业园B1
抖音二维码
百家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五星云站
版权所有:河南艾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20009945号-1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