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筒除尘器的故障往往与过滤、清灰、动力三大系统相关,排查时需结合 “现象→可能原因→针对性检测→解决” 的逻辑,从易到难逐步定位问题。
滤筒除尘器的故障往往与过滤、清灰、动力三大系统相关,排查时需结合 “现象→可能原因→针对性检测→解决” 的逻辑,从易到难逐步定位问题。以下是常见故障的排查步骤:
一、核心故障一:除尘效率下降(出风口粉尘浓度升高)
现象特征:
肉眼可见出风口冒烟、粉尘外溢;
生产区域粉尘浓度回升(如车间内能见度下降)。
排查步骤:
优先检查滤筒是否失效
打开设备检修门,观察滤筒表面:
若滤筒有明显破损(覆膜撕裂、针孔),或密封胶圈脱落 / 老化(与花板接触处缝隙),直接导致未过滤粉尘泄漏,需更换滤筒及密封件。
若滤筒无破损但表面粉尘层过厚(呈板结状),可能是清灰不彻底(见 “清灰系统故障”),或滤筒堵塞(需结合清灰效果进一步排查)。
检查设备是否漏风
重点检测密封部位:
壳体拼接处(法兰连接是否松动,密封垫是否老化)、检修门(密封条是否脱落,门锁是否锁紧)。
风管与设备接口(若风管直径与设备入口不匹配,或连接法兰未密封,会吸入未过滤的空气,稀释过滤效果)。
检测方法:用手贴近可疑部位,感受是否有气流吸入(漏风);或关闭风机,在设备内点燃烟雾棒,观察烟雾是否从缝隙溢出。
排查风机与风量是否异常
若风机风量突然增大(如电机转速异常升高),会导致滤筒过滤风速超过设计值(滤筒过滤风速一般≤1.2m/min),粉尘穿透滤料;若风量过小,可能是风管堵塞(见 “风量不足” 故障),导致局部粉尘无法被捕捉。
检测:用风速仪测设备入口风速,对比设计值;检查风机皮带是否松动(打滑导致风量下降)或电机反转(风向错误)。
二、核心故障二:清灰效果差(滤筒堵塞、阻力过高)
现象特征:
设备运行阻力超过设计值(正常阻力 1000-1500Pa,堵塞后≥2000Pa);
风机电流升高,出风口风量明显减小。
排查步骤:
检查脉冲清灰系统是否正常
脉冲阀:听喷吹声音(正常为清脆 “噗” 声),若无声或声音微弱,可能是脉冲阀未动作(电磁线圈故障、气源压力不足);若喷吹频率异常(如间隔过久或连续喷吹),需检查 PLC 控制器参数或时间继电器设定。
气源与喷吹管:
测压缩空气压力(正常需 0.5-0.7MPa),若压力不足(<0.4MPa),检查储气罐压力、管道是否漏气、过滤器是否堵塞(油污 / 水汽会堵塞脉冲阀)。
观察喷吹管:是否与滤筒中心对齐(错位会导致滤筒局部清灰不彻底),喷吹孔是否堵塞(被粉尘或杂质堵住,无气流喷出)。
判断滤筒是否 “不可逆堵塞”
若清灰系统正常,但滤筒表面粉尘仍无法脱落(呈坚硬结块),可能是:
粉尘黏结性强(如含油、潮湿粉尘),滤筒未选对类型(需更换防油防水覆膜滤筒);
滤筒使用超期(一般寿命 8000-12000 小时),滤料孔隙被粉尘填满,需直接更换滤筒。
检查入口粉尘浓度是否超标
若生产设备粉尘排放量突然增大(如破碎机密封失效),超过滤筒处理负荷,会导致粉尘在滤筒表面快速堆积,清灰跟不上积灰速度。需先解决前端粉尘源泄漏问题(如修复生产设备密封),再清理或更换滤筒。
三、核心故障三:风机运行异常(噪音大、振动、跳闸)
现象特征:
风机发出尖锐异响或低频震动;
电机频繁跳闸(过载保护)。
排查步骤:
排查机械摩擦或失衡
停机后检查风机叶轮:是否粘有大量粉尘(导致叶轮失衡,振动加剧),需清理叶轮;是否有异物(如螺栓、石块)卡在叶轮与壳体之间,需拆除异物并检查叶轮是否变形。
检查轴承:用手转动风机轴,若有卡顿或异响,可能是轴承缺油(加注润滑脂)或磨损(需更换轴承)。
检查电机与传动部件
电机过载:若电机跳闸时外壳发烫,可能是滤筒堵塞(阻力过高,风机负荷增大),需先解决滤筒堵塞问题;或电机接线错误(如缺相运行),需检查电路相位。
传动部件:皮带传动的风机,若皮带松动(打滑发热)或松紧不一(受力不均),会导致噪音和振动,需调整皮带张紧度;联轴器传动的风机,若联轴器中心不对中,需重新校准同轴度。
确认风机选型是否匹配
若设备运行初期就频繁出现风机过载,可能是风机风压 / 风量选小了(如风管过长、弯头过多导致阻力超风机设计值),需更换适配的风机或优化风管布局。
四、核心故障四:排灰装置堵塞(集灰箱或排灰阀卡堵)
现象特征:
集灰箱粉尘溢出,或排灰阀(如星型卸料阀)不排灰;
设备底部阻力升高(粉尘堆积堵塞进风通道)。
排查步骤:
检查排灰阀是否卡堵
星型卸料阀:打开观察口,查看是否有大块杂物(如金属块、纤维)卡住叶片,或粉尘结块(潮湿粉尘易黏结),清理杂物后手动转动叶片,若卡顿需检查轴承是否磨损。
手动排灰阀:若为闸板阀,检查是否因粉尘堆积导致阀板无法关闭,需清理阀口并涂抹润滑脂(减少摩擦)。
检查集灰箱设计是否合理
若集灰箱底部坡度不足(<45°),粉尘易在角落堆积,需加装导流板或改造底部结构;若粉尘流动性差(如超细粉尘),可在集灰箱外侧加装振动器(辅助下料)。
排查粉尘特性是否适配
若处理高温粉尘(如锅炉烟尘),冷却后易结块,需在集灰箱加装保温或加热装置(防止冷凝结块);若粉尘有黏性(如面粉、树脂粉),需定期人工清理(避免长期堆积)。
总结:故障排查的核心原则
先观察后动手:通过 “看(粉尘排放、部件状态)、听(设备声音)、摸(电机温度、振动)” 初步定位方向,避免盲目拆解。
先易后难:优先检查滤筒、密封件、清灰气源等易损 / 易调整部件,再排查风机、电路等复杂系统。
结合工况追溯:粉尘特性(温度、湿度、黏性)、生产负荷(粉尘量波动)是故障的重要诱因,排查时需同步关注前端生产环节是否有变化(如设备漏粉、原料更换)。
及时排查并解决故障,不仅能恢复除尘效率,还能避免小问题扩大(如滤筒破损未及时更换会加速风机磨损),延长设备整体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