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滤油机是一种用于净化绝缘油、润滑油等液体介质的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真空脱气、精密过滤、加热辅助三大关键环节的协同作用,去除油中含有的水分、气体、固体杂质等污染物,恢复油液的绝缘性能、润滑性能和使用寿命。
真空滤油机是一种用于净化绝缘油、润滑油等液体介质的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真空脱气、精密过滤、加热辅助三大关键环节的协同作用,去除油中含有的水分、气体、固体杂质等污染物,恢复油液的绝缘性能、润滑性能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其核心原理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原理总述
真空滤油机的工作过程基于 “真空状态下降低液体沸点” 和 “杂质与油液的物理分离” 两大基础原理,通过多级处理实现油液净化:
利用真空环境降低水的沸点,使油中的水分(包括游离水和乳化水)在较低温度下蒸发为水蒸气并被抽走;
借助精密过滤元件拦截油中的固体颗粒杂质;
通过加热降低油的黏度,增强水分蒸发效率和杂质过滤效果。
二、分环节原理详解
1. 预处理与粗过滤
作用:去除油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如铁锈、泥沙、金属碎屑等),保护后续精密部件。
原理:油液首先进入粗滤器(通常为网式或篮式过滤器,过滤精度多为 10-50μm),利用滤网的机械拦截作用,将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避免其堵塞后续的精细过滤元件或磨损泵体。
2. 加热升温
作用:降低油的黏度,加速水分蒸发,提高后续真空脱气效率。
原理:经过粗滤的油液进入加热器,通过电加热或导热油加热方式升温(通常控制在 60-80℃,具体温度根据油种和含水量调整)。
油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流动性增强,便于水分从油中扩散出来;
同时,温度升高使水分子的动能增加,更容易在真空环境下突破油的表面张力,转化为水蒸气。
3. 真空脱气脱水
作用:去除油中的水分(游离水、乳化水)和气体(空气、氢气、甲烷等),这是真空滤油机的核心环节。
原理:加热后的油液进入真空罐(真空度通常维持在 - 0.08~-0.095MPa),在真空环境中发生以下过程:
脱水:水的沸点与气压成反比(如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而在 - 0.09MPa 真空下沸点仅约 45℃)。油中水分在真空和加热的双重作用下迅速沸腾,蒸发为水蒸气。
脱气:油中溶解的气体(如空气、故障产生的氢气)在真空环境下溶解度大幅降低,从油中逸出成为气态。
真空罐内通常设有喷淋或雾化装置,将油液分散成细小液滴或薄膜,增大油与真空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脱水脱气效率。
4. 精细过滤
作用:去除油中残留的微小固体颗粒(通常精度为 1-5μm),满足高纯度要求(如绝缘油需达到 NAS 6 级以下)。
原理:经过真空处理的油液进入精滤器,通过高精度滤芯(如玻璃纤维滤芯、金属烧结滤芯)的深层过滤和表面拦截作用,捕捉微小颗粒杂质(如胶体、氧化产物等)。部分高端设备还会增加吸附过滤(如硅胶、活性氧化铝),进一步去除油中的极性杂质(如酸、树脂等)。
5. 排油与循环
净化后的油液通过油泵(通常为齿轮泵或螺杆泵)从真空罐中抽出,经单向阀排出至储油容器;
若油液纯度未达标,可通过循环管路重新进入滤油机进行二次处理,直至满足要求。
三、核心优势的原理支撑
高效脱水:真空环境 + 加热协同,突破乳化水的稳定性,解决传统过滤无法去除水分的问题;
深度脱气:真空状态强制分离溶解气体,避免气体导致的油液氧化加速或绝缘性能下降(如变压器油中气体过多会降低击穿电压);
连续净化:各环节连贯运行,可实现批量或在线循环处理,适合大型设备(如变压器、汽轮机)的油液维护。
总结
真空滤油机的核心是通过“真空降低沸点 + 加热增强流动性 + 多级过滤拦截”的组合策略,系统性去除油液中的水、气、杂质,其原理既利用了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规律(气压与沸点关系),也结合了机械过滤的分离技术,最终实现油液性能的恢复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