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柱式自清洗过滤器是一种高效的水或流体过滤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污水处理、市政供水等领域,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多组过滤柱(滤芯)实现连续过滤,并能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清洗,保障过滤效率的稳定性。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
多柱式自清洗过滤器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组成:
过滤柱组:多根并列的过滤柱(通常为 3-12 根),内部装有滤网(如金属网、楔形网、烧结网等),是过滤的核心单元。
进出水管道:包括主进水口、过滤出水口、排污口等。
控制与驱动系统:由压差传感器、定时器、电磁阀或电机组成,用于触发和执行清洗动作。
清洗机构:如吸吮扫描器、旋转刷或反冲洗喷头,针对单根过滤柱进行精准清洗。
二、核心工作流程
1. 正常过滤阶段
待过滤的流体(如水)从主进水口进入过滤器壳体,均匀分配至各个过滤柱。
流体通过过滤柱的滤网时,杂质(如颗粒、悬浮物)被截留于滤网表面或内部,净化后的流体汇集后从过滤出水口排出,进入后续系统(如循环管道、生产设备)。
此阶段所有过滤柱同时工作,确保大流量过滤需求。
2. 清洗触发阶段
随着过滤时间延长,滤网截留的杂质增多,滤网两侧的压差(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的差值)逐渐增大。
当压差达到预设值(通常为 0.05-0.1MPa),或定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如 8 小时),控制系统触发清洗程序。
3. 单柱清洗阶段(不中断过滤)
清洗系统逐一对单根过滤柱进行清洗(其他过滤柱仍正常工作,保证出水连续):
隔离待清洗柱:通过阀门关闭该过滤柱的进水和出水通道,使其与主水流隔离。
反向冲洗 / 吸吮排污:开启该柱的排污口,利用系统自身压力(或外部清水)产生反向水流,或通过吸吮扫描器贴近滤网内侧,将截留的杂质从滤网表面剥离,随污水从排污口排出。
复位:清洗完成后,关闭排污口,重新开启该过滤柱的进出水通道,使其恢复过滤功能。
依次完成所有过滤柱的清洗后,系统回到正常过滤状态。
三、关键优势
连续运行:清洗时仅单根过滤柱离线,其他柱正常工作,无需中断系统供水。
高效节能:清洗仅消耗少量待过滤流体(或清水),能耗低,适合大流量场景。
自动化控制:通过压差或时间自动触发清洗,无需人工干预,降低运维成本。
适配性强:可根据水质需求选择不同精度的滤网(如 5-2000 微米),适应多种杂质类型。
四、应用场景
多柱式自清洗过滤器常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市政自来水预处理、污水处理回用、农业灌溉、海水淡化预处理等需要连续过滤且杂质含量较高的场景,能有效保护后续设备(如换热器、泵体)免受杂质磨损或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