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艾特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哪些因素会影响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呢

哪些因素会影响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呢
2025.08.29
|
浏览次数:0
|
作者:窦艳华

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这些因素既与矿井水自身的水质特性相关,也与过滤器的设计参数、运行条件及维护管理直接关联

哪些因素会影响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呢

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这些因素既与矿井水自身的水质特性相关,也与过滤器的设计参数、运行条件及维护管理直接关联。以下从水质特性、设备设计、运行参数、维护管理四大核心维度,详细拆解关键影响因素:
一、矿井水自身的水质特性(基础影响因素)
矿井水的成分复杂且波动大,其固有特性是决定过滤效果的 “先天条件”,主要包括:
悬浮物(SS)含量与颗粒特性
含量过高:若矿井水中悬浮物浓度远超过滤器的设计处理负荷(如突水、工作面淋水导致 SS 骤升),会导致滤料 / 滤网短时间内堵塞,自清洗频率被迫增加,且清洗不及时易造成 “穿透”(部分悬浮物未被截留直接流出),过滤效果大幅下降。
颗粒粒径分布:若悬浮物中细颗粒(如黏土、煤泥颗粒,粒径<10μm)占比过高,可能穿透常规滤网 / 滤料的孔隙;若粗颗粒(如岩屑、煤块,粒径>100μm)过多,虽易被截留,但会加速滤网磨损或滤料层板结,影响自清洗时的 “反洗剥离效果”。
颗粒硬度与形状:高硬度颗粒(如石英岩屑)会划伤滤网表面,导致孔隙变大;不规则形状颗粒(如针状煤泥)易缠绕在滤网丝网上,增加清洗难度,残留颗粒会持续影响后续过滤。
水质黏性与污染物附着性
矿井水中若含大量胶体(如铁锰氢氧化物胶体、黏土胶体)或有机物(如煤层渗出的腐殖质),会增加水质黏性,使悬浮物更易附着在滤料 / 滤网上,形成 “黏结性滤饼”。这种滤饼难以通过常规反洗(如高压水冲洗、吸吮扫描)彻底剥离,长期积累会缩小过滤通道,导致过滤阻力上升、出水水质恶化。
pH 值与化学腐蚀性
酸性矿井水(pH<6)会腐蚀过滤器的金属部件(如滤网支撑框架、反洗管道),导致部件锈蚀、滤网破损,出现 “漏滤” 现象;同时酸性环境可能改变悬浮物的带电性(如胶体颗粒脱稳团聚),影响其被滤料截留的效率。
碱性矿井水(pH>8.5)可能导致钙、镁离子形成水垢(如碳酸钙沉淀),附着在滤网表面或滤料间隙中,形成 “硬垢堵塞”,自清洗无法去除,需额外酸洗,否则过滤效果会持续衰减。

自清洗4
二、过滤器的设备设计参数(核心影响因素)
过滤器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其 “先天过滤能力”,关键设计参数包括:
过滤元件选择(滤网 / 滤料)
滤网精度与材质:滤网的 “目数” 或 “微米级精度” 需与矿井水悬浮物粒径匹配(如处理煤泥水常用 50-200 目滤网,处理细黏土颗粒需 300-500 目)。若精度过高,易堵塞;精度过低,截留效果不足。材质方面,普通不锈钢(304)易在酸性矿井水中腐蚀,需选用耐腐材质(如 316L 不锈钢、高分子聚乙烯),否则滤网破损会直接失效。
滤料类型与级配(若为滤料式过滤器):常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陶粒等,滤料的粒径级配(如 “粗滤料 + 细滤料” 分层)需合理 —— 上层粗滤料截留大颗粒,下层细滤料截留小颗粒,若级配混乱(如细滤料在上、粗滤料在下),会导致下层孔隙浪费,过滤效率下降;此外,滤料的比表面积(决定吸附截留能力)、机械强度(抗磨损)也会影响长期过滤效果。
自清洗系统设计
清洗方式匹配度:自清洗方式主要有 “高压水反洗”“吸吮扫描清洗”“刷式清洗”“超声波清洗”,需与污染物类型匹配:如黏性污染物(胶体 + 煤泥)适合 “吸吮 + 高压水组合清洗”,若仅用刷式清洗,易导致污染物扩散;粗颗粒污染物适合 “高压水反洗”,若用超声波清洗则成本过高且效果冗余。
清洗触发机制:常见触发方式有 “时间触发”“压差触发”(滤网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清洗)。“时间触发” 易导致 “过度清洗”(水质干净时仍频繁清洗,浪费水和能耗)或 “清洗不足”(水质恶化时未及时清洗);“压差触发” 更贴合实际污染情况,但需确保压差传感器灵敏(若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清洗不及时)。
清洗压力与流量:反洗水压力过低(如<0.3MPa)无法彻底剥离滤网上的污染物;压力过高(如>0.8MPa)可能损坏滤网(如滤网变形、孔隙变大);反洗流量过小则清洗范围不足,过大则会扰动滤料层(滤料式过滤器),导致滤料流失或级配混乱。
设备结构合理性
进水布水均匀性:过滤器进水口若未设置 “布水器”(如多孔板、布水穹顶),会导致进水水流集中冲击局部滤网 / 滤料,造成 “局部过载堵塞”,而其他区域未充分利用,整体过滤效果下降。
滤室容积与处理量匹配:滤室容积过小(即过滤器额定处理量<实际矿井水流量),会导致水流在滤室内停留时间过短(“接触时间不足”),悬浮物来不及被截留就流出;容积过大则会增加设备成本,且可能导致水流速度过慢,悬浮物沉积在滤室底部,增加清洗难度。

自清洗过滤器2
三、过滤器的运行操作参数(动态影响因素)
即使设备设计合理,若运行参数设置不当,也会显著影响过滤效果:
进水流量与过滤速度
流量过大:实际进水流量超过过滤器额定处理量,会导致过滤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水量)过高 —— 水流对滤网 / 滤料的 “冲刷力” 增强,已截留的悬浮物易被冲脱(“二次污染”),同时水流停留时间缩短,小颗粒悬浮物无法有效截留,出水 SS 升高。
流量过小:过滤速度过低,虽截留效果提升,但会导致设备处理效率不足,无法满足后续用水(如矿井复用、外排)需求,且长期低流速可能导致悬浮物在滤料层 / 滤网表面 “静态沉积”,形成板结。
运行压力
工作压力过低:过滤器进水压力<0.2MPa 时,水流无法克服滤网 / 滤料的阻力,导致出水流量不足,且悬浮物在过滤元件表面的 “截留驱动力” 不足,易随水流穿透;
工作压力过高:压力>1.0MPa(超出设备额定压力)时,会加速滤网老化、密封件泄漏(如法兰密封失效),导致未过滤的原水直接混入出水,出现 “短路流”,过滤效果骤降。
水温(间接影响)
矿井水水温过低(如<5℃,北方冬季井下)会导致水的黏度增加,水流速度变慢,悬浮物沉降速度下降,过滤阻力上升,且可能导致自清洗系统中的管道结冰(若未保温),影响清洗操作;
水温过高(如>40℃,深部矿井或地热影响)会加速金属部件腐蚀,且可能导致某些有机物(如腐殖质)溶解特性改变,更易附着在过滤元件上,增加清洗难度。
四、维护管理水平(长期影响因素)
过滤器的日常维护直接决定其 “长期稳定运行能力”,维护不当会导致过滤效果逐步衰减:
定期检查与部件更换
未定期检查滤网 / 滤料:若滤网出现破损(如锈蚀孔洞、磨损缺口)未及时更换,会导致 “漏滤”;滤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磨损、板结或流失,未及时补充或更换,会导致过滤精度下降。
未定期维护辅助部件:如压差传感器积污失灵、反洗水泵故障、电磁阀卡涩,会导致自清洗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污染物持续积累,过滤效果恶化。
水质监测与参数调整
未实时监测进水 / 出水水质:若矿井水水质波动(如 SS 骤升、pH 突变)未及时发现,仍沿用原运行参数(如流量、清洗频率),会导致过滤过载或效率不足;
未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参数:如雨季矿井水 SS 升高时,未适当降低进水流量、增加清洗频率,会导致滤网快速堵塞;酸性水质加重时,未及时更换耐腐滤网或调整反洗酸洗周期,会加速设备腐蚀。
清洁与防堵塞管理
过滤器进水前端未设置 “预处理装置”(如格栅、沉砂池):若原水中混入大颗粒杂质(如煤块、岩屑),会直接堵塞过滤器进水口或划伤滤网,影响后续过滤;
长期未清理滤室底部积污:滤室底部沉积的未被截留的污染物(如粗颗粒、老化滤料),若未定期排空清理,会导致水流 “短路”(从积污层上方绕过过滤元件),降低过滤效率。

自清洗过滤器1
总结
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是 “水质特性 - 设备设计 - 运行参数 - 维护管理” 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际应用中,需先通过水质检测明确矿井水的 SS、颗粒粒径、pH、黏性等特性,再针对性选择过滤器类型(滤网 / 滤料)与自清洗方式;运行中实时监测水质与设备压差,动态调整流量、清洗频率等参数;同时建立定期维护制度(如滤网检查、滤料更换、辅助部件保养),才能确保过滤效果长期稳定,满足矿井水复用(如井下洒水、设备冷却)或达标外排的要求。

艾特环保向您推荐哪些因素会影响矿井水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呢。您还可以了解关于行业新闻的全部艾特新闻资讯内容或查看相关的环保过滤产品环保过滤产品工程案例艾特视频展厅
含油污水处理纤维球过滤器

进出口压差: 0.1-0.2MPa

过滤速度: 25-80m/h

工作温度: 5-60°C

去胶体污水处理袋式过滤器

材质: 不锈钢

工作压力: ≤0.6MPa

滤袋数量: 1~10支

不锈钢快开篮式过滤器

材质: 不锈钢

精度: 10—300目

工作温度: -30-200℃

LYC-A高精度滤油机

流量: 50L/min

压力: 0.6MPa

型号: LYC-A

艾特环保客服热线
400-0371-802
艾特环保技术咨询
13027758277
运营地址
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东路与连云路交叉路口正商航海广场B座2601室
厂区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过滤产业园B1
抖音二维码
百家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五星云站
版权所有:河南艾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20009945号-1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