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砂过滤器的反冲洗周期与滤料粒径呈正相关,与滤料厚度呈正相关,核心逻辑是:滤料粒径越大、厚度越厚,其截污能力越强,能容纳的杂质越多,反冲洗周期就越长。
石英砂过滤器的反冲洗周期与滤料粒径呈正相关,与滤料厚度呈正相关,核心逻辑是:滤料粒径越大、厚度越厚,其截污能力越强,能容纳的杂质越多,反冲洗周期就越长。
1. 与滤料粒径的关系:粒径越大,周期越长
原理:滤料粒径决定滤层孔隙大小。粒径越大(如 2-4mm),滤料颗粒间的孔隙更大,可容纳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总量更多,不易快速堵塞,因此需要更长时间才会达到反冲洗触发条件(如进出口压差超标)。
实例:工业循环水常用 1-2mm 滤料,反冲洗周期约 24-48 小时;而泳池水用 0.5-1mm 细滤料,孔隙小、易堵塞,反冲洗周期可能缩短至 12-24 小时。
2. 与滤料厚度的关系:厚度越厚,周期越长
原理:滤料厚度决定截污 “容量”。厚度越厚(如 1200mm),滤层整体的杂质截留空间更大,能逐层拦截不同粒径的杂质(上层粗滤料截大颗粒,下层细滤料截小颗粒),延缓滤层整体堵塞速度,从而延长反冲洗间隔。
实例:自来水厂预处理用 1000-1200mm 厚滤料,反冲洗周期可达 48-72 小时;而小型设备用 600-800mm 薄滤料,截污容量有限,反冲洗周期可能缩短至 18-36 小时。
关键补充:并非绝对,需结合进水水质
上述关系需建立在进水水质稳定的前提下。若原水浊度突然升高(如雨季地表水),即使是大粒径、厚滤料,杂质会快速填满孔隙,反冲洗周期也会被迫缩短,因此实际操作中需以 “进出口压差(通常 0.05-0.08MPa)” 或 “出水浊度(通常>1NTU)” 作为最终触发依据,而非单纯依赖粒径和厚度设定固定周期。
自来水行业:通常采用粒径为 0.6-1.0mm 的石英砂滤料,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保证出水水质。滤层厚度一般在 800-1200mm,对于浊度较高的原水,滤层厚度可增加至 1500mm,以提高过滤效果和截污能力。
工业循环水行业:滤料粒径一般为 0.8-1.2mm,这个粒径范围可以较好地拦截循环水中的悬浮物、铁锈等杂质,防止其对设备造成磨损和腐蚀。滤层厚度通常在 700-1200mm,具体厚度可根据循环水的水质情况和处理量进行调整。
泳池水行业:泳池水过滤一般采用 “上细下粗” 的分层级配方式,上层石英砂粒径约 0.5-1.2mm,下层粒径约 1.2-2.0mm,这样的级配既能保证对微小杂质的截留效果,又能减少滤层阻力。滤层厚度一般在 800-1200mm,可将水中悬浮物浓度从过滤前的 5-10mg/L 降至 0.5mg/L 以下,满足泳池水质对悬浮物的限值要求。
反渗透预处理:为了确保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水质,石英砂过滤器的滤料粒径通常较小,为 0.5-1mm,以实现更精细的过滤,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有效去除,使进水的污染指数(SDI)<5。滤层厚度一般在 800-1200mm 左右。
污水处理:在污水处理中,若采用单滤层滤料,石英砂粒径为 0.5-1.2mm,滤层厚度为 0.7m 左右;如美国日处理污水 130 万方的项目,采用的石英砂粒径为 1.7mm,滤层厚度为 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