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液多级过滤器的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压差异常、过滤效果下降和氨液泄漏三大类,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可按层级排查。
氨液多级过滤器的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压差异常、过滤效果下降和氨液泄漏三大类,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可按层级排查。
一、核心故障类型及成因
1. 各级过滤压差异常(最常见)
压差过高:单级或多级滤网堵塞,可能是杂质过多未及时清理,或滤材孔径选择过小不匹配工况。
压差过低:滤材破损导致杂质直接穿透,或过滤器进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流体流通量不足。
2. 过滤效果下降
滤材老化:长期使用后滤材纤维松弛,过滤精度下降,尤其二级活性炭滤料会因吸附饱和失去作用。
安装问题:多级过滤单元密封不严,出现 “短路流”,部分氨液未经过滤直接进入下一级。
反冲洗不彻底:反冲洗压力或时间不足,残留杂质附着在滤材表面,形成二次堵塞。
3. 氨液泄漏
密封件失效:进出口法兰、滤筒端盖的密封垫因低温老化或腐蚀损坏,导致氨液渗出。
壳体损伤:过滤器壳体因低温冲击或压力波动出现裂纹,尤其焊接部位易存在应力集中隐患。
部件松动:长期振动导致滤材固定螺栓、阀门连接螺栓松动,密封间隙增大。
二、对应故障的处理建议
压差异常处理
过高:停机后按层级拆解,更换或清洗堵塞滤材,同时检查上游工艺是否存在杂质突增情况。
过低:检查滤材完整性,更换破损滤筒;确认阀门开度,排查管路是否存在堵塞或节流。
过滤效果恢复
定期更换滤材:按工况设定更换周期,活性炭滤料建议每 3-6 个月更换一次,金属滤网可清洗后重复使用(不超过 3 次)。
检修密封:拆解后检查密封面,更换老化密封垫,重新安装时确保滤筒与壳体对齐,避免 “短路”。
优化反冲洗:调整反冲洗压力(建议为工作压力的 1.2-1.5 倍)和时间(单次 10-15 分钟),必要时采用 “气液混合反冲” 提升效果。
泄漏应急处理
立即停机:关闭过滤器进出口阀门,切断氨液来源,开启通风系统降低现场氨气浓度。
修复泄漏点:小面积密封泄漏可更换密封件;壳体裂纹需停机维修,严重时更换整个过滤器。
加固部件:定期检查螺栓紧固情况,对振动较大的部位加装减震支架。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氨液多级过滤器日常巡检 checklist?包含压差、密封、滤材状态等关键检查项,能帮你更系统地预防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