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篮式过滤器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需结合 “运行数据监测、直观状态观察、系统异常反馈” 三大维度,通过可量化指标与可视化现象综合判定。
判断篮式过滤器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需结合 “运行数据监测、直观状态观察、系统异常反馈” 三大维度,通过可量化指标与可视化现象综合判定,具体方法如下:
一、通过压力差监测:核心量化判断依据
篮式过滤器正常运行时,前后压力差(压降)通常稳定在≤0.05MPa范围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处理:
压降超过阈值:若通过前后压力表观察到压力差升至 0.08MPa 以上,或较初始运行时的压降增加 0.03MPa 以上,说明滤网表面已堆积大量杂质,通流阻力显著增大,需立即停机清洗滤网;
压降异常波动:若压降短期内频繁起伏(如 1 小时内从 0.02MPa 骤升至 0.06MPa 再回落),可能是杂质间歇性堵塞滤网通道,需缩短巡检间隔,优先排查滤网是否存在局部堵塞或轻微破损,必要时拆检清洗。
二、通过直观状态观察:可视化判断信号
滤网外观观察(停机拆检时):
需清洗:若取出的滤网篮表面附着明显可见的杂质(如泥沙、金属碎屑、纤维团),且滤网孔径未被完全堵塞,用高压水或中性清洁剂可冲洗干净,无滤网变形、破损,仅需清洗后重新安装;
需更换:若滤网出现明显破损(如孔径扩大、网面开裂、边缘脱焊),或杂质已完全堵塞滤网孔径(清洗后仍无通流孔眼),或滤网材质因介质腐蚀、高温出现脆化、锈蚀(如不锈钢滤网表面出现大面积锈斑),需直接更换同规格、同材质的滤网。
介质状态观察(运行中):
若过滤器下游管路或设备(如阀门、泵体)出现介质流量明显减小(如管道出口流量较初始值下降 20% 以上),或介质浑浊度升高(如原本清澈的冷却液变得浑浊,肉眼可见杂质),说明滤网拦截能力下降,大概率已堵塞或破损,需拆检处理。
三、通过系统异常反馈:间接判断依据
当下游设备出现异常故障,且排除设备自身问题后,需关联排查过滤器状态:
下游设备频繁堵塞 / 磨损:若精密阀门、换热器、喷嘴等设备频繁出现堵塞(如阀门卡涩、喷嘴出液不均),或泵体叶轮、轴承出现异常磨损,可能是过滤器滤网堵塞导致杂质穿透,或滤网破损让杂质进入下游,需立即拆检过滤器,判断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滤网;
系统能耗异常升高:若为保障系统流量,泵、压缩机等动力设备的运行功率较正常工况增加 15% 以上(如原本运行电流 10A,现升至 11.5A 以上),且排除管路泄漏、介质黏度变化等因素,多因过滤器堵塞导致系统阻力增大,需清洗滤网以降低能耗。
四、通过固定周期:基础预防判断
若缺乏实时压力监测条件,可根据介质杂质含量设定固定周期作为辅助判断:
高杂质介质(如循环水、污水、含粉尘的气体):每 1-2 周拆检 1 次,若观察到滤网附着较多杂质,立即清洗;
中杂质介质(如液压油、润滑油、普通工艺流体):每 1 个月拆检 1 次,根据滤网污染程度决定清洗或更换;
低杂质介质(如纯化水、食品级流体):每 2-3 个月拆检 1 次,若滤网无明显污染可延长周期,若出现轻微堵塞则及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