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石英砂过滤器滤料是否需要更换,核心是通过性能衰减信号、滤料物理状态、污染残留情况三大维度综合评估,具体可参考以下 6 个关键判断标准,操作简单且贴合实际运行场景:一、从 “设备运行性能” 判断:过滤效果明显下降这是最直观的判断依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说明滤料已无法正常截留杂质,大概率需要更换:出水水质不达标:检测出水浊度(正常应≤1-5mg/L,具体看工艺要求)持续高于标准,或水中悬浮物、颗粒杂质肉眼可见,且加强反洗后仍无改善;进出口压差异常:正常运行时滤料层压差约 0.03-0.1MPa,若压差突然飙升(如超过 0.15MPa),且反洗后压差下降不明显(仍高于 0.08MPa),说明滤料孔隙被顽固杂质堵塞,或滤料级配紊乱导致水流阻力增大;滤速明显降低:在进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过滤器出水流量持续减少,滤速(正常约 5-10m/h)降至设计值的 70% 以下,反洗后无法恢复 —— 多因滤料破碎、粒径变小,导致滤层孔隙堵塞或水流通道变窄。 二、从 “滤料物理状态” 判断:结构已失效打开过滤器人孔(或通过观察...
判断石英砂过滤器滤料是否需要更换,核心是通过性能衰减信号、滤料物理状态、污染残留情况三大维度综合评估,具体可参考以下 6 个关键判断标准,操作简单且贴合实际运行场景:
一、从 “设备运行性能” 判断:过滤效果明显下降
这是最直观的判断依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说明滤料已无法正常截留杂质,大概率需要更换:
出水水质不达标:检测出水浊度(正常应≤1-5mg/L,具体看工艺要求)持续高于标准,或水中悬浮物、颗粒杂质肉眼可见,且加强反洗后仍无改善;
进出口压差异常:正常运行时滤料层压差约 0.03-0.1MPa,若压差突然飙升(如超过 0.15MPa),且反洗后压差下降不明显(仍高于 0.08MPa),说明滤料孔隙被顽固杂质堵塞,或滤料级配紊乱导致水流阻力增大;
滤速明显降低:在进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过滤器出水流量持续减少,滤速(正常约 5-10m/h)降至设计值的 70% 以下,反洗后无法恢复 —— 多因滤料破碎、粒径变小,导致滤层孔隙堵塞或水流通道变窄。

二、从 “滤料物理状态” 判断:结构已失效
打开过滤器人孔(或通过观察窗)直接检查滤料,若出现以下情况,滤料已失去过滤功能,必须更换:
滤料严重破碎、粉化:抓取部分滤料,若手中有明显细粉、碎渣,或滤料颗粒已从原本的 “圆润块状” 变成 “不规则细粒”(粒径比初始值减小 30% 以上),说明滤料经长期水流冲击、反洗摩擦已损耗过度,无法形成稳定的过滤孔隙;
滤料级配紊乱:正常石英砂滤料为 “上层粗砂、下层细砂” 的梯度级配(如上层 1-2mm、中层 0.5-1mm、下层 0.2-0.5mm),若观察到滤料出现 “粗细混杂”(如细砂跑到上层、粗砂沉到下层),或局部出现 “板结层”(滤料结块成硬团,无法通过反洗打散),会导致过滤短路,必须更换。

三、从 “污染残留与老化” 判断:滤料已不可逆污染或失效
若处理水质含特殊杂质,或滤料使用年限过长,需重点关注以下 2 点:
滤料被顽固污染:滤料表面出现明显异色、异味或附着层 —— 如处理含油废水时,滤料被油膜包裹(呈褐色、有油腻感,热水冲洗也无法去除);处理含重金属或有机物废水时,滤料变色(如发黑、发绿)且反洗后仍有异味,说明杂质已渗透滤料内部,会造成 “二次污染”,需更换;
滤料超期老化:即使维护规范、水质清洁,石英砂滤料长期使用(通常 5-8 年,恶劣水质下 2-3 年)后,表面会逐渐老化、孔隙收缩,此时虽无明显破碎,但过滤效率会持续衰减(如出水浊度缓慢升高、压差逐年增大),且反洗恢复效果越来越差,需整体更换。
总结:快速判断流程
日常可按 “先看性能→再查物理状态→最后结合使用年限” 的顺序判断:
先监测出水水质、压差、滤速,若不达标且反洗无效,初步判定需更换;
打开设备检查滤料,若有破碎、级配乱、顽固污染,直接确定更换;
若性能尚可但滤料已使用 5 年以上,建议抽样检测滤料粒径和吸附能力,提前规划更换(避免突发失效影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