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除尘器的维护保养需围绕 “防堵、防磨、防漏、保效率” 展开,结合设备结构与运行特性,按周期落实针对性措施。
旋风除尘器的维护保养需围绕 “防堵、防磨、防漏、保效率” 展开,结合设备结构与运行特性,按周期落实针对性措施,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定期清理:避免积灰堵塞
日常排灰管理
依托星型卸料阀、重锤卸灰阀等设备,遵循 “勤排、少积” 原则,每 2-4 小时检查排灰情况(可通过观察窗或灰位计),防止灰斗积灰超过 1/2(满仓易导致粉尘被气流卷回,降低分离效率);若出现排灰不畅,需停机排查阀门卡涩、灰斗搭桥(结块)问题,可用压缩空气(0.4-0.6MPa)吹扫或人工辅助清理(严禁带压强行通灰)。
周期性积灰清理
每周停机(断电、断气源)后,打开筒体检查孔,用压缩空气吹扫筒壁、锥体的粘尘(避免用硬物刮擦,防止损伤内衬);每月清理进气管、排气管内的沉积粉尘,尤其关注进气管弯道处(易积灰导致气流分布不均),确保通道无堵塞。
二、磨损检查与修复:延长设备寿命
关键部位磨损监测
每月检查进气管、筒体下部、锥体等易磨损部位(这些区域气流速度高、粉尘冲刷强),用测厚仪测量壁厚:若碳钢材质磨损超原厚度 1/3,或耐磨内衬(如铸石、耐磨合金)出现脱落、开裂,需及时修补(用耐磨焊条补焊)或局部更换,防止壳体穿透导致漏风。
减少磨损的辅助措施
若处理高硬度粉尘(如矿石粉、石英砂),可在进气管入口加装耐磨衬板;运行中控制入口风速在 15-20m/s(风速过高会加剧磨损),避免因风量波动导致风速骤升。
三、密封与设备维护:保障运行稳定
密封性检查
每两周检查设备所有接口(进气管与筒体、排气管与顶盖、灰斗与锥体)的密封垫(如耐温橡胶垫、石棉垫),若出现老化、变形,需立即更换;用压差计监测设备阻力(正常 800-2000Pa),若阻力骤降,需排查是否存在壳体漏风(可用肥皂水涂抹可疑处,观察是否冒泡),漏风需及时补焊或加固密封。
辅助设备维护
每月对排灰阀轴承加注耐高温润滑脂(如锂基润滑脂,用量为轴承空间的 1/2-2/3),检查阀门电机运行声音(异常噪音可能是轴承损坏);若配套保温、加热装置(如处理高湿烟气时),每周检查温控器与加热管,确保温度稳定(防止结露粘尘),线路绝缘层若破损需及时包扎。
四、应急与记录:规避安全风险
故障应急处理
若运行中出现剧烈震动(可能是部件松动)、壳体过热(高温烟气泄漏),需立即停机,切断气源与电源,排查故障后再重启;若处理易燃易爆粉尘(如铝粉),发现灰斗内有火星,需启动灭火装置(如 CO₂灭火器),禁止直接打开检查孔。
维护记录留存
建立维护台账,记录每次清理时间、磨损检测数据、零件更换情况及故障处理过程,便于追溯设备状态,提前预判易损件更换周期(如密封垫建议每 6 个月批量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