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中滤料的更换周期并非固定值,主要取决于滤料类型、进水水质、运行工况及过滤效果等因素,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多介质过滤器中滤料的更换周期并非固定值,主要取决于滤料类型、进水水质、运行工况及过滤效果等因素,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以下是常见滤料的更换周期参考及判断依据:
一、不同滤料的更换周期参考
多介质过滤器通常采用 “分层滤料”(如无烟煤、石英砂、石榴石等,从上到下密度递增),不同滤料的更换周期差异较大:
无烟煤滤料:密度较小(1.4-1.6g/cm³),主要截留大颗粒杂质,易磨损和流失,一般 1-2 年更换一次。
石英砂滤料:密度中等(2.6-2.7g/cm³),起主要过滤作用,抗磨损性较强,通常 2-3 年更换一次。
石榴石 / 磁铁矿滤料:密度大(4.0-5.0g/cm³),作为支撑层或深层过滤,损耗慢,可 3-5 年更换一次。
活性炭滤料:若用于吸附有机物、异味等,因吸附饱和速度快,更换周期较短,一般 3-6 个月(视吸附容量而定)。
二、需提前更换滤料的判断依据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即使未到参考周期,也需及时更换或补充滤料:
过滤效果明显下降
出水浊度持续升高(超过设计标准,如原水浊度≤5NTU 时,出水超标);
过滤周期大幅缩短(如从原 24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内)。
滤料损耗或污染严重
反洗后滤料层高度明显降低(损失超过 10%);
滤料板结、黏附油污或化学污染物,反洗无法恢复(如长期过滤含油污水导致滤料失效)。
进出口压差异常
运行时进出口压差持续超过 0.1MPa(设计值通常为 0.05-0.1MPa),反洗后仍无法降低。
三、延长滤料寿命的措施
加强预处理(如增设格栅、沉淀池),减少进入过滤器的大颗粒杂质;
规范反洗操作(控制反洗强度和时间),避免滤料过度磨损或流失;
定期检查滤料层平整度,及时补充流失的滤料(每年至少 1-2 次)。
通过合理维护和及时更换,可确保多介质过滤器长期稳定运行,适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循环水、污水处理等场景。